
華盛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週一表示,隨著各國央行繼續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脹,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放緩,但它也表示,產出將比之前預期的更有彈性,全球經濟衰退將可能會被避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其備受關注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上調了對 2023 年和 2024 年的經濟增長預測,指出消費者的韌性和中國經濟的重新開放是前景更加樂觀的原因之一。
然而,IMF 警告稱,與通脹的鬥爭並未結束,並敦促各國央行避免改變路線的誘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爾·古林查斯在報告隨附的一篇文章中表示:“對抗通貨膨脹的鬥爭開始取得成效,但各國央行必須繼續努力。”
全球產出預計將從去年的 3.4% 放緩至 2023 年的 2.9%,然後在 2024 年反彈至 3.1%。預計今年的通貨膨脹率將從 2022 年的 8.8% 降至 6.6%,然後在明年降至 4.3% .
近年來,隨著疫情惡化和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愈演愈烈,評級連續下調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預測比該基金 10 月份發布的預測更為樂觀。
從那時起,中國突然取消了其“零 Covid”封鎖政策以遏制大流行,並開始迅速重新開放。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表示,歐洲的能源危機沒有最初擔心的那麼嚴重,美元走軟正在緩解新興市場的壓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前預測,今年世界經濟的三分之一可能陷入衰退。 然而,古林查斯先生在報告發布前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現在面臨 2023 年經濟衰退的國家要少得多,而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並未預測全球經濟衰退。
“我們看到經濟衰退的風險要低得多,無論是在全球範圍內,還是在我們考慮可能陷入衰退的國家數量時,”Gourinchas 先生說。
儘管前景充滿希望,但按歷史標準衡量全球增長仍然疲軟,烏克蘭戰爭繼續對經濟活動造成壓力並播下不確定性。 報告還警告稱,全球經濟仍面臨相當大的風險,警告稱“中國嚴重的健康狀況可能會阻礙經濟復甦,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可能升級,全球融資成本收緊可能會加劇債務困境。”
預計今年富裕國家的增長將特別低迷,10 個發達經濟體中有 9 個的增長可能會低於 2022 年。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美國今年的增長率將從 2022 年的 2% 放緩至 1.4%。它預計明年失業率將從 3.5% 上升至 5.2%,但美國仍有可能避免經濟衰退。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有一條狹窄的道路可以讓美國經濟完全擺脫衰退,或者如果出現衰退,衰退將相對較淺,”Gourinchas 先生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歐洲的經濟放緩將更加明顯,因為今年經濟重新開放帶來的提振作用逐漸消退,消費者信心在兩位數的通貨膨脹面前受到打擊。 在歐元區,增長預計將從 3.5% 放緩至 0.7%。
預計中國將從 2022 年的 3% 加速到 2023 年的 5.2%,以彌補這一不足。
預計中國和印度合計佔今年全球增長的一半左右。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官員在周一晚上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的經濟軌跡將成為世界經濟的主要驅動力,並指出經過一段時間的動蕩之後,中國似乎已經穩定下來並能夠充分生產。
然而,Gourinchas 先生指出,中國房地產市場仍有疲軟跡象,其增長可能會在 2024 年放緩。該報告將該行業描述為“主要脆弱性來源”,可能導致開發商普遍違約和市場不穩定。中國金融業。
俄羅斯是全球增長的一個令人驚訝的貢獻者,這表明西方國家削弱其經濟的努力似乎步履蹣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俄羅斯的產出今年將增長 0.3%,明年將增長 2.1%,這與早前在一系列西方制裁下 2023 年急劇收縮的預測不符。
美國和歐洲將俄羅斯石油出口價格限制在每桶 60 美元的協調計劃預計不會大幅削減該國的能源收入。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報告中表示:“按照目前七國集團的油價上限水平,俄羅斯原油出口量預計不會受到重大影響,俄羅斯貿易繼續從制裁國家轉向非制裁國家。”
IMF 最緊迫的擔憂之一是日益增長的“碎片化”趨勢。 烏克蘭戰爭和全球反應已將國家分成集團,加劇了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有可能阻礙經濟進步。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隨著資本、工人和國際支付的跨境流動受到更多限制,分裂可能會加劇——並可能阻礙在提供全球公共產品方面的多邊合作。” “這種分散的成本在短期內特別高,因為更換中斷的跨境流動需要時間。”
Source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