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消息

研究人員表示,世界經濟將在 2023 年走向衰退

研究人員表示,世界經濟將在 2023 年走向衰退

調查結果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預測更為悲觀。

根據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的數據,世界將在 2023 年面臨經濟衰退,旨在應對通貨膨脹的更高借貸成本導致許多經濟體收縮。
這家英國諮詢公司在其年度世界經濟排名表中表示,全球經濟在 2022 年首次超過 100 萬億美元,但隨著政策制定者繼續與飆升的價格作鬥爭,全球經濟將在 2023 年停滯不前。

CEBR 董事兼預測主管 Kay Daniel Neufeld 表示:“由於利率上升以應對更高的通脹,世界經濟明年可能會面臨衰退。”

報告補充說,“與通脹的鬥爭尚未獲勝。我們預計央行行長將在 2023 年堅持他們的立場,儘管經濟成本很高。將通脹降至更舒適水平的代價是許多經濟體的增長前景更差。未來幾年。”

調查結果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預測更為悲觀。 該機構在 10 月份警告稱,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經濟將收縮,2023 年全球 GDP 增長率低於 2% 的可能性為 25%,該機構將其定義為全球衰退。

即便如此,到 2037 年,隨著發展中經濟體赶超富裕國家,世界國內生產總值將翻一番。 到 2037 年,隨著力量平衡的變化,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將佔全球產出的三分之一以上,而歐洲的份額將縮減至不到五分之一。

CEBR 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世界經濟展望》中獲取基礎數據,並使用內部模型來預測增長、通貨膨脹和匯率。

現在,中國最早要到 2036 年才能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比預期晚了六年。 這反映出中國的零 Covid 政策以及與西方的貿易緊張局勢加劇,這減緩了其擴張速度。

CEBR 最初預計會在 2028 年進行轉換,但在去年的排名表中將其推遲到了 2030 年。 它現在認為交叉點要到 2036 年才會出現,如果北京試圖控制台灣並面臨報復性貿易制裁,交叉點可能會更晚出現。

“中國和西方之間的經濟戰的後果將比我們在俄羅斯攻擊烏克蘭後所看到的後果嚴重幾倍。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世界將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捲土重來,”CEBR 說。

“但對中國造成的損害會大很多倍,這很可能會破壞任何引領世界經濟的企圖。”

它還預測:

印度將在 2035 年成為第三個 10 萬億美元的經濟體,到 2032 年將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在未來 15 年內,英國仍將是世界第六大經濟體,法國是第七大經濟體,但由於“缺乏以增長為導向的政策以及對其角色缺乏清晰的願景”,英國的增長速度將不再高於歐洲其他國家在歐盟之外。”

擁有自然資源的新興經濟體將獲得“實質性推動”,因為化石燃料在向可再生能源的轉變中發揮重要作用

全球經濟距離碳排放與增長脫鉤的人均 GDP 80,000 美元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意味著需要進一步的政策干預來實現將全球變暖限制在僅比工業化前水平高 1.5 度的目標。

(除標題外,該故事未經 NDTV 工作人員編輯,並通過聯合供稿發布。)

今日精選視頻

觀看:男子願意為他人在冰水中浸泡 1 盧比。 10


Source link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